五月陽光正好,臨夏州中醫醫院門診樓前的老槐樹抽出新芽,樹下候診的患者手中捧溫熱的中藥袋,輕聲交流著某位醫師的妙手仁心。這是一所始終與中醫藥發展同頻共振的醫院,在傳承與創新的雙輪驅動下,書寫著新時代的杏林傳奇。該院始終堅守“以人民健康為中心”的初心使命,如今已成長為集醫療、教學、預防保健、康復于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性中醫醫院,為我州群眾提供更有溫度、更具品質的健康保障。
“拇指按揉足三里,力度要像春風拂過琴弦。”該院骨傷二科主任張衛東正手把手教年輕醫師推拿手法。他的袖口沾著淡淡的艾草香,指尖在穴位上起落如蝶,“當年我師父教我時,說中醫手法是‘手上有針,心里有秤’,這秤砣就是對每位患者的敬畏心。”這樣的場景,每天都在醫院的各個角落上演。
該院堅持以中醫藥為本,強化專科品牌建設,推進中醫優勢專科建設。骨傷科為國家級重點中醫藥專科,糖尿病科、康復科為省級重點專科,健康管理中心(治未病科)、兒科為州級重點專科。醫院人才濟濟,現有甘肅省名中醫2名,臨夏州拔尖人才5名、名中醫5名、名醫2名。設有36個臨床醫技科室,含4個省級和4個州級中醫藥重點專科。此外,新成立老年病科等6個科室,提升疾病救治能力。開展70多種中醫適宜技術,增加道地中藥材品種,精煎中藥湯劑,中藥收入占藥品總收入的44.86%,并提供個性化用藥加工服務。
“楊主任,您看這個CT影像……”在骨傷科診室,主任醫師楊曉榮正帶著團隊進行中西醫聯合會診。治療床上,銀針在患者特定穴位精準刺入,配合現代康復設備,傳統醫學與現代科技在此碰撞出奇妙火花。
該院多舉措強化醫療技術管理,健全急危重癥及疑難病救治體系;完善醫療技術管理檔案,深化優質護理內涵;落實醫技科室限時服務承諾;開設用藥咨詢窗口,推行臨床藥師及處方點評制度;實行無假日門診,優化服務流程,加強門診資源調配,開展日間手術,推進“大門診、小住院”轉型;探索中醫綜合治療及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;強化先進設備輔助診斷,提升遠程診療系統使用效率,促進科室資源整合。
“我們始終堅持中西醫并重的發展理念,致力于將優質中醫藥資源送到群眾身邊。”康復科主任馬學云表示,除推廣的中醫適宜技術外,醫院中醫內科、針灸理療科、康復醫學科等專科門診已形成特色診療體系,可提供中藥調理、亞健康干預、術后康復等一站式服務。
“醫院公眾號上經常推送針灸、推拿、拔罐、艾灸、穴位貼敷、刮痧及中藥熏蒸法等中醫特色診療適宜技術信息,進一步普及中醫藥文化,同步啟動‘三伏貼’貼敷治療服務,滿足城鄉居民基礎醫療服務需求,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中醫藥特色服務。”馬學云說。
此外,該院積極打造“指尖上的醫院”,以數字化賦能中醫藥服務便捷化、智能化。通過搭建一體化智慧醫療平臺,患者可在線完成預約掛號、報告查詢、診療繳費等全流程服務,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銜接。同步對接中藥煎煮、個性化用藥加工的線上預約與配送體系,讓“精品”中藥湯劑直達群眾家門口。
臨夏州中醫醫院一方面深耕智慧醫院建設,通過信息化技術賦能診療流程,構建高效有序的現代化醫療服務體系;另一方面強化內涵建設,統籌醫療、預防保健、康復等多元業務協同發展,著力打造中西醫結合特色診療高地,在改革發展之路上穩步邁進,蹚出一條適合自身的高質量發展之路,為我州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