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武是一古鎮,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西北,距勐臘縣城約110公里,距勐醒30余公里,位于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西北的山頂上,氣候比勐臘和勐棒壩子清涼。過去,易武曾經是鎮越縣城所在地,但卻異常凋蔽,只是一個幾十戶人家的小村鎮。如今易武有著新蓋的商店、旅社、醫院,簇新的建筑,都是小巧的瓦房掩映在綠樹之中,成了邊陲一座新鎮。根據歷史記載,易武在清初時候“準以漢人伍善甫授易武土把總”。“土把總”就是當地的土司。伍善甫是抵御外侮捍衛邊疆有功之臣,從而當了這里的土司,相沿世襲,直到1927年設置鎮越縣后,易武為第五區。1930年時,將鎮越縣政府從勐臘遷到易武來。1933年又以易武土司所屬之地,劃為第一區,轄易武鎮。易武很長時間以來就是邊地一個重要小鎮。
易武的繁榮始于清雍正、乾隆年間。當時,大批石屏漢人“奔茶山”陸續到達易武后,易武鎮商賈云集、人氣旺盛。特別是到了清代中期以后,易武成為西雙版納普洱茶產銷中心,易武鎮的居民已近萬人,在推動普洱茶生產繁榮繁榮同時,促進了文化的交流,易武鎮的建設也迅速發展起來。著名的易武街順坡而建,路面完全用青石板鋪設,馬鞍似地架在一座山梁上。街道兩旁是茶莊連茶莊、商鋪接商鋪、住宅靠住宅,還建起了許多廟宇、會館和學校。茶馬古道也用青石塊從思茅鋪到了易武街,方便了易武與內地的往來交流。易武街也因此人頭攢動,茶葉交易頻繁,白天駝運茶葉的騾馬擁滿街道,入夜客棧人滿,趕馬人的帳篷架到了山坡上,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。
“易武街”也因此成為易武鎮的代名詞。從清代中期到20世紀30年代,易武街一直是普洱七子餅茶的生產和交易中心,是茶馬古道的第一站。20世界30年代后期,由于法國人禁止普洱茶運往老撾、越南銷售,加之賦稅過重、社會動蕩等因素,易武街逐漸衰敗。隨著歲月的流逝,易武街的各種建筑也逐漸破損,特別是在文革中認為破壞嚴重。
如今,易武街的文廟建筑已不復存在,僅有少量遺物可尋。石屏會館、關帝廟也只剩下小部分破舊的建筑(現易武小學大門左側)。那些具有內地漢族居民建筑風格的百年老宅,20世紀50年代尚存300多戶,現在就只剩下50多戶了。其中,昔日名揚四海的茶莊老宅僅存同興號、同昌號、福元昌、迎春號、守興昌、車順號六家。另外,在原石屏會館關帝廟殘存的建筑內,保存有一塊立于清道光十八年(公元1838年)的茶案碑,石碑高1.3米,寬0.7米,碑頭刻有“永遠尊奉”四個大字,碑身正文1142字,主要內容是:清道光年間,針對易武春茶稅收太重的狀況,石屏茶商張應兆等人上書易武士官,提出對發展地方茶葉生產大有裨益的減稅要求,但易武士官不但不采納,反而借代稟思茅廳之機,監禁并虐待張的兩個兒子。為此,張應兆等人又聯名上書控告易武士官的詭計和暴虐,受到了普洱府黃主的重視。黃主審理了全案,諭易武士官“不得苛索”、“不許任意派收”,同時又加派茶價、減少茶稅,并針對士官濫用權勢的情況,規定了辦公行膳的限量。張應兆等人勝訴后,為了不使易武士官濫派茶稅,或恐日久重蹈覆轍,便立此茶案碑,將案情、斷案過程及有關規定刻于青石碑上,讓世人銘記。
交通在景洪的版納客運站可以乘車前往易武